正確使用融雪劑需要從多方面加以考量并遵循相應規范,以下是一些關鍵要點:
適量使用
- 要依據積雪的厚度、道路面積等實際情況準確估算融雪劑的用量,避免過度投放。過量使用不僅會增加成本,還會加重對道路周邊環境的不良影響,例如造成土壤鹽堿化加劇、對金屬設施腐蝕更嚴重等情況。比如,在普通城市街道,若積雪厚度在5厘米左右,每平方米可按規定的合理克數來撒布融雪劑,而不是盲目地大量拋撒。
選擇合適的融雪劑種類
- 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來挑選恰當成分的融雪劑。像在機場跑道、生態環境敏感區域,優先選用對環境友好的非氯鹽類融雪劑,如醋酸鉀等,盡管成本較高,但能很大程度保護周邊的設施以及土壤、植被不受損害;而在普通的城市干道、公路等,若對成本控制要求較高,可在做好后續防護措施的前提下,合理選用氯鹽類融雪劑,不過也要盡量選擇腐蝕性相對小些的氯化鎂等成分的產品。
把握使用時機
- 合適的使用時機是在降雪即將結束或者初雪時,這時將融雪劑均勻撒布在路面,能讓融雪劑與積雪充分接觸,隨著后續氣溫變化等因素,更好地發揮融雪作用。如果太晚使用,積雪可能已經壓實結冰,融雪劑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。
規范撒布操作
- 采用專業的撒布設備,確保融雪劑能均勻地覆蓋在道路表面,防止出現局部堆積、局部卻沒有融雪劑的情況。操作人員要經過專業培訓,掌握好撒布的速度、寬度以及劑量等參數,比如駕駛撒布車時要勻速行駛,按照設定好的寬度和每段路的用量準確撒布。
做好后續處理及防護
- 在融雪過程結束后,要及時對道路進行清掃,將含有融雪劑的殘雪清理干凈,減少其滲入土壤、流入下水道等情況。同時,對于道路周邊容易被腐蝕的金屬設施,可以提前采取防護措施,比如涂刷防腐漆等,降低融雪劑對它們的腐蝕危害。
總之,正確使用融雪劑關乎融雪效率、環境安全以及基礎設施保護等諸多方面,只有嚴格遵循相關要求和方法,才能讓融雪劑更好地服務于保障道路暢通,同時減少負面影響。